![]() |
|||
圖片新聞 望花區堅持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瀏覽:9113次'時間:2023年1月12日
2022年是全區上下經受嚴峻考驗、應對風險挑戰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預期轉弱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壓力和陣痛,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遼寧考察時的殷切囑托,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要求,高質量推進“六個望花”建設,高水平推動“三個清單”落實見效,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望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保障能力不斷強化 新增城鎮就業750人,和平街道朝陽社區獲評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省級以上充分就業社區達到7家,居全市首位,榮獲省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發放低保、殘疾人補貼等各類救助資金6976萬元,“望花網格民情圖”獲評全省救助領域創新實踐十佳優秀案例。打通隆達世紀、南一雅苑等10個項目辦證渠道,幫助1509戶居民順利拿到產權。9戶農村C級危房改造完成,114戶D級危房住戶全部搬離。區級退役軍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完成,3處退役軍人服務站達到省級標準。光明街道鋁北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教育管理創新推進 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投入1700萬元改善教育基礎設施,啟動光明小學項目開工建設,雷鋒小學、八緯路小學兩處新建塑膠操場投入使用,辦學條件大幅改善。出臺《民辦幼兒園審批管理辦法》,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540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壓減率達到100%,“雙減”經驗獲教育部、中央電視臺推廣。與石化大學共建戶外拓展訓練基地,為全區25000名5至8年級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素質教育培訓,成為校地合作新典范。 文體事業蓬勃發展 新建文化廣場3處,為18個小區配備健身器材,建成圖書館分館1處、流動館2處,完善煤精琥珀博物館電梯等硬件設施,開展文體惠民活動21場,群眾業余生活不斷豐富。 健康醫療顯著增強 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基層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醫聯體。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社區(村)覆蓋率達到90%。醫保電子憑證“掃碼付”功能全面上線,群眾就醫購藥更加便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