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望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政策解讀
《望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遵照《撫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望花區委關于制定望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是望花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在規劃期內的階段性部署和安排,主要是闡明望花區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區人民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的重要依據。是引領全區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的行動綱領。
《規劃綱要》分為九部分:
第一部分是規劃背景。闡述分析了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第二部分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三部分是堅持實業振興,建設實力望花。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堅持擴大內需與對外開放,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形成一體化發展體系。一是持續優化“一帶三區”產業布局。以老工業轉型升級帶為主體,不斷壯大實體經濟;以望花經濟開發區為龍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以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為輔助,積極培育新活力;以塔峪現代農業發展區為基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二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持續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攻堅行動,夯實投資增長基礎,五年內計劃累計實施項目182個,總投資665.86億元。三是激發消費潛力。充分發揮消費對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擴大實物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開拓城鄉市場,改善消費環境。四是推進開放融合。增強區域協同發展,深度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強化與京津冀等先進地區開放合作,高質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擴大對外開放。
第四部分是堅持深化改革,建設創新望花。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創新驅動,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落實的第一動力。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打造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望花振興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強化“營商環境就是我自己”意識。二是在體制機制、平臺建設、產業提升、人才引進、企業主體建設方面改革創新。通過創新突破資源限制,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產業結構合理化、企業提質增效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研究推出更多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強化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實現改革和創新并舉。
第五部分是堅持“兩山”理念,建設綠色望花。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優化人民生活環境為根本出發點,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綠色望花。一是加強城區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二是推進采煤影響區綜合治理。
第六部分是堅持文化賦能,建設文明望花。圍繞雷鋒文化核心區建設,營造“人人是雷鋒、處處見雷鋒”的社會新風尚,以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為振興發展賦能。一是大力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以“雷字號”品牌引領作用和先進典型模范帶頭作用,鞏固創新“百姓雷鋒”“望花好人”品牌,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使市民文化素養不斷提升。二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打造雷鋒文化產業。建立體現雷鋒精神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以“雷字號”單位為特色的紅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
第七部分是堅持民生為本,建設幸福望花。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提升就業水平。二是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四是加快推進新型城區建設。五是加大扶貧力度。
第八部分是堅持依法治理,建設法治望花。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為總目標,進一步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一是建設廉潔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加快推進政務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持續增強政府公信力。二是創新社會綜合治理體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擴大公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為望花振興提供有力支撐。三是不斷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四是建立健全應急體系建設,顯著增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